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网站 站群 今天是:

攀枝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法规 > 政策解读

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情况

来源:住建部网站     发布时间:2019-07-02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情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9年7月1日(星期一)上午10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介绍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 寿小丽: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进行了部署,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女士,请她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下面,先请黄艳女士作介绍。           

 

黄艳:

  各位媒体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大家长期以来对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先简要介绍一下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有关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老旧小区改造;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彻底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作出部署,又在6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顺应群众期盼改善居住条件。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2017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厦门、广州等15个城市启动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截至2018年12月,试点城市共改造老旧小区106个,惠及5.9万户居民,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试点城市的实践证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花钱不多,惠及面广,不仅帮助居民改善了基本居住条件,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也是扩大投资激发内需的重要举措。                     

 

黄艳:

  2019年以来,我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认真研究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支持政策,印发了《关于做好2019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通知》,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主要开展的工作:

  一是摸排全国城镇老旧小区基本情况;二是指导地方因地制宜提出当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内容和标准;三是部署各地自下而上,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合理确定2019年改造计划;四是推动地方创新改造方式和资金筹措机制等。按照“业主主体、社区主导、政府引领、各方支持”的方式统筹推进,采取“居民出一点、社会支持一点、财政补助一点”等多渠道筹集改造资金。

  从试点及各地反馈的情况看,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涉及面广,是一项系统工程,做好这项工作,需要破解三个难题:一是建立多元化融资机制,加大改造资金筹集力度;二是地方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发动小区居民通过协商形成共识,积极参与老旧小区改造。三是在改造中因势利导,同步确定小区管理模式、管理规约及居民议事规则,同步建立小区后续管理机制。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按照6月19国务院常务会议有关要求,指导各地今年扎实开展试点探索,为进一步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积累经验。重点做好以下5项工作:

  一是抓紧摸清当地城镇老旧小区的类型、居民改造愿望等需求,在此基础上明确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标准和对象范围。

  二是按照“业主主体、社区主导、政府引领、各方支持”的原则,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积极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加强政府引导和统筹协调,动员群众广泛参与,保证改造工作顺利推进、确保改造取得预期效果。

  三是积极创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投融资机制,包括探索金融以可持续方式加大支持力度,运用市场化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等。

  四是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基础上,顺应群众意愿,积极发展社区养老、托幼、医疗、助餐、保洁等服务。

  五是推动建立小区后续长效管理机制。

  这些工作缺一不可。我们觉得尽管工作困难还是挺大,但我们信心满满。因为推进这项工作是群众的期盼。我先介绍这些情况。下面我愿意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寿小丽:

  谢谢黄艳副部长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说明这项工作已经上升到国家的高度。请问这么重视而且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主要考虑的是什么?谢谢。        

 

黄艳: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民生工程,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目前要做好“六稳”的工作,其中一个“稳”就是稳投资。在稳投资方面,要抓准切入点,抓住既能够满足群众的期盼,又有利于拓展内需、促消费,同时又不会导致重复建设的重大项目,来扩大有效投资,努力实现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一举多得之效。加快改造城镇老旧小区,不仅是一个群众愿望特别强烈的民生工程,同时也是一个发展工程。经过初步摸查,目前全国需要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涉及到的居民上亿人,面广、量大,每个地方的情况也非常不一样,但是这项工作非常有意义。

  城镇老旧小区指的是建造时间比较长,市政配套设施老化,公共服务缺项等问题比较突出的居住小区。通过调研和过去一年多的试点情况来看,这些小区可能已经建成了20年以上,由于原来设计标准比较低,再加上维护、养护不到位,所以有几个特别突出的问题:

  一是管网破旧,上下水、电网、煤气,还有光纤,这些设施要么缺失,要么老化非常严重,所以老百姓反映非常强烈。

  二是这些小区建造时间较早,它的很多公共服务是缺失的,比如养老、抚幼、物业,再进一步说还有文化娱乐、健身、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存放等,这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现在很多老旧小区老龄化程度还是挺高的,老年人特别需要电梯,这也是很多居民呼吁了很久的事。

  三是这些建造时间比较长的城镇老旧小区,很多没有物业管理,公共环境普遍比较差,包括道路破损、秩序混乱、私搭乱建等,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生活在小区里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这项工作上升到国家层面,它既是一项民生工程,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稳投资举措,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外部环境的改造和基础设施的改造、服务设施的健全,拉动居民改善自己家的室内设施,这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工作。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上升为国家的重要工作,既保民生又稳投资同时拉内需,我们希望通过这项工作获得综合效益。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

  我们知道,全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水平,包括住房条件都不大一样,不同小区的情况以及居民诉求都不大一样。对于住建部来说,怎么指导地方把握好老旧小区改造的内容?谢谢。

 

黄艳:

  我们通过试点和调研来看,确实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条件和群众诉求都不一样。对这件工作,中央层面要做好政策的顶层设计,以及确定改造范围的原则,具体规定各地要因地制宜制定。对改造内容,我们目前初步分成三类,通过接下来的广泛调研,我们还会对这个改造内容进一步明确。

  第一,保基本的配套设施。比如老旧小区里和居民生活直接关系的水、电、气、路等市政基础设施的维修完善等。今年我们还指导各地开展垃圾分类,我们也把垃圾分类设施的配套作为保基本的内容。北方地区可能还要对供暖设施进行修缮。此外,把装电梯也放在保基本里面,但是不强制,居民如果都同意,可以支持加装。这些是老旧小区改造的基本内容。

  第二,提升类的基础设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诉求也会再高一点,在保基本的基础上,回应群众关切,鼓励在改造中建设一些提升类的基础设施。包括公共活动场地,有条件的地方配建停车场、活动室、物业用房等,这些是在保基本以后进一步提升的内容。

  第三,完善公共服务类的内容。在这两前者的基础上,现在有一个概念叫建设“完整社区”,就需要改善居住条件,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和基本公共环境,这里最关键的就是完善公共服务,包括完善社区的养老、抚幼、文化室、医疗、助餐、家政、快递、便民、便利店等设施,这些设施后面都带着公共服务,有些是非公益化或半公益化、市场化的。

  这是一个大概分类。从保基本开始,根据需要逐步提升和完善。我们依据这个原则,来指导地方根据老百姓的需求,因地制宜、因项目而异来确定改造内容。

  考虑到地区差异比较大,各省包括区市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根据自己所在的城市需求来制定城市或者社区需要改造的内容清单。

  我前两天去广西南宁调研,看到一个小区正在实施改造,大概有三片纸的改造内容清单,包括基本市政基础设施、公共环境、公共服务,让居民勾选,看哪些是小区居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总之,具体改造内容要因地制宜,听取老百姓的需求,从改善最基本设施条件,到打造完整社区。所以我们需要调动居民、社区、地方政府、社会各界来完成这项工作。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请问黄艳副部长,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居民对物业和其他一些服务付费不认可,是很多问题无法顺利解决的原因之一,请问黄艳副部长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黄艳:

  这个问题很关键。我们刚才提到,城镇老旧小区很多建成都20多年了,这些小区大多缺乏物业管理。同时,即使我们对城镇老旧小区实施了改造,没有一个长期维护和运营管理的机制,改造后的效果也难以长期保持。现在老旧小区居民往往没有付费购买服务的习惯,居民原来不交物业费,等实施改造后,虽然改造效果挺好,但是现在需要居民缴纳物业费,这就需要一个思想认识转变的过程。

  我们通过过去浙江、福建等一些先行启动的老旧小区改造试点情况来看,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有这么几个方法:一是需要做群众思想工作,加强宣传引导,提高老旧小区居民购买服务的意识。二是发动居民理解支持,让大家从头开始就参与改造。如果政府干,老百姓旁边看,居民对改造成果的来之不易是没有切身感受的,所以从工作启动开始就要让老百姓深度参与全过程,形成珍视改造成果,共同努力维护改造效果的自觉,更谈不上配合缴纳服务费用。特别是对于改造后老旧小区管理问题,由于各个小区的居民构成不一样,有些可能涉及到低收入等,同时不同物业管理模式、不同专业公司提供的服务收费水平、以及服务水平差异都比较大,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实践,我们认为政府不能大包大揽,必须提供一个平台,让居民充分协商,对于他们选择的管理模式、管理公司形成一致意见。其实,老旧小区改造远远不仅是一个建设工程工作,它其实更多的是一个社会治理、基层组织动员工作,需要发动老百姓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所以这个过程中,政府一定不能大包大揽,而要加强政策支持、引导发动居民积极参与。否则的话,就会出现各种问题,使这个好事难以做好。

  我们部去年开展试点的城市,引导居民根据小区居民意愿和支付能力等实际情况来自主协商选择物业模式,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不少已改造的小区物业费收缴率已经超过了80%,停车场的收费率超过90%,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效果。所以,这项工作虽然困难,但是只要发动居民深入、全方位参与,我们觉得还是能够破解这个难题的。谢谢大家。                             

 

中国日报社记者:

  黄艳副部长,刚才我注意到您提到到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问题。我想专门问一个问题,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在一些有条件的老旧小区可以加电梯,在这方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采取哪些举措,来推动这个惠民生的好事情?谢谢。           

 

黄艳:

  这些年,很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提案建议中,对加装电梯呼声特别高。其实很多城市已经开展这项工作了。从实践来看,做好这个工作需要做好居民协商的工作。现在城镇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很多六层建筑按标准可以不加电梯,但不光老年人,即使年轻人每天下班爬六层也是挺困难的。这些年,由于缺乏电梯,给老百姓造成的不方便,反映还是非常强烈的。近来有一些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方面做了大量积极的探索,也有了一些值得推广的经验。根据各地上报的数,2018年,全国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已经完成了1万多部,在施工的有4000多部,正在办理前期手续的有7000多部,所以这项工作正在全方位推开。

  为了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在4月1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发改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19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通知》,在《通知》里明确了有条件的加装电梯是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内容。我是上个星期五刚从广西回来,在南宁做了一个对老旧小区改造的调研。广西壮族自治区在省级层面明确,对加装电梯给予补贴。加装电梯尽管有资金的补贴,但是在真正的建设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具体问题,比如六层的楼房,可能三层以上都愿意加装电梯,尤其楼层越高的居民意愿越强烈。但是对于一层或者二层,因为需求不迫切,而且觉得占用了公共空间,对他的利益可能有或多或少的损害。这些问题在实际情况中都存在,各地实践中经验就是必须是因地制宜,一个楼门一个方案,一栋一个方案,群众工作要做细。

  目前有一些经验,加装电梯工程的设计和工程方案,尽量兼顾各层居民的合理诉求,尽可能通过精心的个性化设计,达到利益最大化、影响最小化。还有,居民邻里要共谋共商,需要多方协商、参与,达成一致。所以这个工作急不得,我们大力推进,但是要从下往上,关键在于居民通过协商来完成这件工作。

  我们觉得这个工作到现在为止,其实进展还是蛮顺利的,大部分居民还是挺配合的,取得的成效也非常可喜。

 

中新社记者:

  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开展试点探索,为进一步全面推进积累经验。请问黄艳副部长,现在改造工作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试点探索?谢谢。

 

黄艳:

  我刚才跟大家介绍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基本情况,这是一件非常基层、基础性的工作,关系到老旧小区里面的每家每户每人。做好这件工作,确确实实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目前看到的关键问题大概有三个:

  第一,地方统筹协调推动。这项工作要在地方政府统筹的前提下,以小区居民为主体开展,因为只有获得了群众、居民的认可和拥护,这项工作才能顺利地推进,取得预期的成果。就像刚才我们提到加装电梯的事就是这样。最近我去广西南宁市一个破产企业的宿舍小区,建成于80年代,以前盖了很多小的储藏屋,有些人愿意拆,有些人不愿意拆,这就需要大量的群众工作。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工作,需要特别细致地做群众工作,需要较强的社区组织动员能力,还涉及到非常重要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带头作用。所以我们也认为这是第一个难题,也希望通过老旧小区改造这个具体的惠民工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基层社区干部能力,激发社区居民的家园意识,因此它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超越于设施建设改造工程的综合性工作。

  第二,改造以后需要同步建立小区的后续管理机制。改造过程包括改造前的动员、部署、协调工作,刚开始要动员居民形成共识,在这个过程中老百姓需要深度参与,动员以后需要同步建立长效运营维护机制,也需要居民全方位参与。就像刚才有一位记者提到的,大家不愿意交物业费,不愿意花钱购买服务怎么办?只有按照这种方式才能解决。这是我们认为第二个比较难的事儿。如果通过老旧小区改造把基层社区这个最基本的社会治理单元健全起来,我觉得对于整个社会治理、社区治理到城市治理等方面工作能起到一个非常大的助力作用。

  第三,资金筹措问题。刚才大家提到了,居民诉求不一样,有想保基础的,有需要提升的,到最后还需要完善社区公共服务,其实需要的钱还是蛮多的。虽然居民可以出一点、关联企业等社会各方面可以支持一点、中央也给予了补助资金支持,但是改造的费用、今后运营的费用、今后给社区居民提供城市公共服务和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费用,资金需求总规模是非常大的。所以这次国务院也提出来,要以可持续方式加大金融对老旧小区改造的支持,运用市场化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筹集资金也是特别复杂和综合的工作,需要我们探索一些金融可以支持的机制,让它可持续地走下去,这也是一个需要动脑筋的事。

  这三件工作的前提就是,怎么把居民组织好、发动起来,让大家共创共建美好家园,所以我们也积极倡导各地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虽然这项工作很难,但由于这是一项全方位、综合的工作,如果开展得好,将成为促进城市转型发展非常重要的切口和抓手。谢谢大家。

 

光明日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部分城镇的老旧小区位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之内的,承载了很多历史记忆。请问黄艳副部长,在改造的同时怎么更好地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谢谢。

 

黄艳:

  这个问题非常好。我们一说老旧小区改造,都把它聚焦到楼房,其实几十年的老旧小区,有楼房、有平房,在很多城市已经成为历史街区的范围。在没有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之前,其实各地这么多年都在做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修缮,包括对历史保护街区道路、管线的改造提升,还有一些公共服务的补充,也包括对房屋本体的修缮等。像北京、上海、杭州等,突出有扬州,他们采取的方式是“小规模、渐进式的保护修缮”,以“一水一电一消防”为重点来改造提升历史街区,包括提升整个古城基础设施的水平。

  今后,符合条件的历史街区的维修、维护、改造工作,可以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统筹推进。但是,历史街区的改造跟一般老旧小区改造还不一样,它有几个特别重要的特点:

  第一,历史信息比较多。一定要注意在改造过程中,做到应保尽保。过去我们的一个教训,因为动员群众不方便,房子老旧得又很厉害,所以一说改造就是一拆了之、大拆大建,这种改造方式在今后要避免。今后在改造过程中,一定要尽可能多地把这些历史街区的历史信息保留下来。

  第二,注重风貌的协调。有些历史街区要改造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局部的、小范围的改造力度可能还比较大,对这些一定要做到风貌协调,能够把尽可能多的历史信息留下来,这要作为一项改造设计的基本要求。

  第三,希望能够以合理利用来促进保护。很多地方历史街区的房屋处于两种状态,一个是过度使用,长期得不到维护,本来一个院子应该几户人家来住,但是往往居住十几户、几十户。对这种情况,很多地方有很多好经验,首先鼓励大家往外迁,但是不强制,外迁条件要优于继续居住在里面的条件,这样会降低一些居住的密度,使历史建筑能够更好地保护和合理使用。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件事,就是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像“绣花”一样来推进历史街区的改造修缮,要善待这些非常宝贵的历史遗产,无论是从建设、设计到运营维护都要做到精细化。

  今后,城市建设管理的重点更多地会落在存量上,即城市的更新、完善、保护,通过这项工作来提升城市的功能,完善城市的环境,提高城市的品质,让老百姓生活在更舒适、更美好的人居环境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是一件立足当下、利在长远的重大民生发展工程,我们一定要群策群力,把这项工作做扎实。谢谢大家。  

 

寿小丽:

下面是最后一个问题。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请问黄艳副部长,您刚才介绍到,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一个难点其实是资金筹措,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要探索金融以可持续方式加大支持力度,同时运用市场化的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请问未来金融运用市场化方式来支持老旧小区改造,可能有哪些探索和尝试?或者是采取哪些方式或者是模式?谢谢。

 

黄艳:

  这个问题我今天不能作具体回答,为什么呢?过去我们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对引入金融支持考虑不多。在6月1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这样一个命题,也给我们提出一个新的任务,我们要通过调查研究来回答这个问题。本周,我们将组织了国务院相关部门会商研究,下一步还将开展联合调研。

  我在上周去广西调研的时候,也给城市政府市长提出了这个课题,请大家一起思考研究。大家都非常踊跃,觉得金融支持、让市场更多地参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机制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把握好几个方面:

  一个是机制必须要可持续。运用金融支持的方式,不能只投入转不起来,这是一个前提。另一个是风险的防范,要防止增加地方债务。在这两个前提下,怎么能够通过比如引入专业化、市场化公司来运作等,都是可以探索的。我们有信心,这个金融支持的路可以打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为什么?我们的城市其实有大量的居民需求,但市场的供给还是不充分的,比如养老服务、助餐、放开二胎后的抚幼、家政等,目前市场供给都是不充分的。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之后,通过完善设施可以增加这些服务的供给,所以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们认为,老旧小区改造引入金融支持,是一个非常有空间、有工作余地的工作。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通过深入调研,摸清情况,鼓励地方大胆探索,总结成功经验,找到可行路径和方法,再来推广。谢谢。

 

寿小丽:

  谢谢黄艳副部长,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们。今天的吹风会就到这里,大家再见。

 

黄艳:

  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