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06号提案答复的函
来源:攀枝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发布时间:2025-10-14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攀枝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对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06号提案答复的函
XXX委员:
您领衔提出的《关于支持缓解城区交通拥堵问题的建议》(第106号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随着我市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周边对外交通环境日益改善,城市主城区车流和人流大幅增长,但受到城市组团式布局、发散式分布的影响,早晚高峰期间主城区部分路段人车流量较大,路段上车辆与行人的交叉影响,交通拥堵和人车混行日益突显,因此在主城区交通拥堵重点路段实施系统性缓堵措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关于“市级部门加快推动炳华路等城区网络建设,打通主城区分流渠道,缓解城市道路结构性拥堵问题;同时,对城区关键路口如新宏路口,考虑增加展宽车道数量,加快交叉路口的通行速度,最大程度保障现有通道的利用效率”的建议
近年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会同属地政府围绕缓解交通拥堵等民生热点问题,牵头先后谋划实施交通“三把锁”、阳光大道北延线等道路项目,在打通城市“断头路”、优化区域路网结构、缓解交通拥堵等方面发挥了较好作用。至2017年起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对炳华路项目(东区后山道路工程—炳东线项目)启动建设工作,采取PPP模式推进建设。后因国家PPP政策收紧,项目停止建设。2024 年上半年,组织设计单位结合城市发展实际优化项目方案,形成设计方案(渡口路设计方案),并包装申报项目争取资金。但由于项目本身缺乏收益,超长期特别国债等中省资金投向不支持,项目融资渠道有限,目前资金筹措难度较大,短期内暂不具备开工条件。关于新宏路口增加展宽车道数量,提高通行效率的建议。经交管部门实地调研并制定整改措施:将原中间右转车道渠化为可变车道,并增设指示牌及LED定时可变箭头灯,早7:00至9:00为右转车道,其余时段为直行+左转车道。目前,此项现已整改完成,一定程度提升了高峰时期车辆通行效率。
二、关于“市政部门联合交警等部门,统筹在大型居住小区周边设计安全的人行横道和过街设施,如新源路至金海集市路段增设地上或地下人行设施;充分结合各时段车流量,合理设置车道或掉头区域,分时段开放湖滨路至临江路的左转道,或明确需左转车辆的调头区域”的建议
近年来,市区两级住建部门先行建成了万达天桥、中央铭城天桥、四十九交叉路口人行天桥、天星湖至三线干部学院地下通道、三线大道与阳光大道交叉口地下通道,有效实现了人车分流并缓解了交通压力。关于新源路至金海集市路段增设地上或地下人行设施的建议。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多次牵头组织交警、城管、属地街办、有关专家、设计单位等对钢城大厦十字路口区域修建地下人行通道、天桥等过街设施问题进行了现场踏勘研究。一是修建人行过街设施后该路口车辆通行仍需依靠交通信号灯组织,对路口的交通通行效率提升作用有限,与建设成本不匹配;二是该路口地形条件复杂,市政道路两侧空间较小,特别是通向金域阳光一侧的路口坡度较大,人行天桥实施技术难度大,建设成本过高;三是阳光大道北延线已建成通车,形成了炳草岗片区至钒钛高新区、仁和区的快速通道,该路口的拥堵问题将得到一定的缓解,后续龙滩路的建成也将对整个三线大道北段的交通疏解起到重要作用。下一步交警部门将根据该路口车流量变化调整交通信号灯指挥时间,进一步提高车行、人行的通行效率。因此,考虑相关道路的分流情况以及我市现有财政承受能力、道路施工条件等因素,目前暂未有修建地下人行通道、天桥等过街设施的计划。关于分时段开放湖滨路至临江路的左转道,或明确需左转车辆的调头区域的建议。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会同交管部门对湖滨路进行现场踏勘,湖滨路与临江路、天津路交叉口为不规则十字路口,受湖滨路坡度影响左转车辆与临江路主干道车辆互见视距差,存在安全隐患。经公安交警部门对该路段交通进行梳理引导,湖滨路上行去往武警支队车辆统一在海关路口掉头。
关于“交管部门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和实地考察,制定合理的信号灯设置方案,根据实际交通流量,科学规划和调整信号灯周期,以缓解拥堵情况”的建议
针对红绿灯配时问题,交管部门积极组织信号灯运维公司专业科技信息化人才驻点基层交警大队,指导开展早晚高峰期信号灯配时优化。目前,已完成新宏国际路口、龙珠路上路口、机场路口、竹湖园路口“四大关键路口”信号灯配时优化调整,实现车辆分段截流控制,早晚高峰拥堵时长缩短10分钟以上,通行效率进步提升。
关于“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鼓励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通过增加如22路小而美的新能源公交车辆的投入量,优化公交线路,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有效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频率,从而降低交通拥堵”的建议
针对该建议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等有关部门对公共交通有关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一方面加强财政补贴和政策支持。指导市公交公司加快推动老旧燃油公交车新能源更新换代进度,近来累计获得财政补贴682万元。同时,印发《攀枝花市城市公共交通补贴管理办法》,明确补贴原则、范围和认定标准。另一方面优化开行线路。指导市公交公司持续开展公交线路客流监测和群众满意度调查,通过开行定制公交线路、优化调整常规公交线路全力保障群众公交需求。2025年以来,新开行市三中钒钛高新校区至火车南站、小攀枝花2条通学公交线路,在国家法定假日试运行银江湖公园游览专线,“山海湖”接驳游览专线等3条线路,优化35路公交开进西区中央公园小区,解决新居民社区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关于“加强道路停车管理。加强交通执法力量保障,强化城区违规停车的执法力度。同时,对老旧城区的城市更新合理规划足够停车空间,既满足居民停车需求也保障道路通畅”的建议
关于加强交通执法力度的建议。公安交警部门进行专题研究。针对小区、学校、医院及商圈等车流人流密集场所,强化警力部署,加大对违法停车、占道经营等突出交通乱象整治力度;依托视频监控系统开展视频巡查,结合不同时段乱停乱放违法行为发生规律,强化分析研判,针对性动态调整视频监控抓拍方向。今年以来,累计现场查处违法停车2900余起,非现场查处违法停车2.5万余起,抓拍各类乱停乱放违法行为4万余起。关于城市更新规划停车位的建议。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大力实施城市有机更新三年攻坚行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在结合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协同相关部门充分利用“边角地”“闲置地”新建、施划停车位。同步整合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资源,节日期间免费向社会开放停车场,便利群众出行。针对居民夜间停车需求,在城区学校路段设置上放学时段车辆临停区域,如佳联路、奥体北路等路段设立临时停车位,允许社会车辆夜间20:00至次日凌晨7:00单排有序停放,缓解居民停车难问题。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将积极会同市公安交管部门及市交通运输局持续开展我市主城区交通组织优化工作,持续巩固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全力保障行人、车辆通行安全、畅通。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城市客运规划编制工作,系统优化公交线网布局,深化运营管理数智化建设,科学配置客运资源。同时,积极会同相关部门争取上级和市本级建设资金,持续推动“纽扣”计划,择机启动重点路口的过街设施建设。
感谢您对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支持、关心,希望您继续关注住房建设事业的发展!
攀枝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5年7月18日